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国家战略热词的引领下,我国正步入一个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重要驱动力的新时代。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激活市场潜力、提升经济效能的必由之路。面对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澎湃之势,我国亟需解锁“数智化”引擎,以数字营商环境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数据资源高效配置与流通,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新生态。
(一)概念解析
数字营商环境,简而言之,是指在传统营商环境基础上,通过深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对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社会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全面优化与升级。这一新型营商生态系统,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技术为关键支撑,以数字平台为主要载体,旨在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公平、更透明的营商环境。
(二)特征阐述
1、数据赋能决策:在数字营商环境中,数据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政府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预测企业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2、高效便捷服务: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政务服务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这不仅大幅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也显著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率与企业的满意度。
3、开放共享生态:数字营商环境的建设促进了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有效利用。通过构建开放合作的数字生态体系,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实现了信息流通与资源互补,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公平公正竞争:数字化手段增强了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有效遏制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在数字营商环境中,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与法治保障。
1、浙江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政务流程再造与数字化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与快速审批。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还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浙江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数字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2、江苏省: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和各类移动应用,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申报、进度查询、结果反馈等全链条服务。同时,江苏省还积极探索“区块链+政务服务”新模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3、北京市:“一网通办”与“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深度融合,让企业在北京享受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高效政务服务。通过数据共享,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社保缴纳等事项实现了一站式办理,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4、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市在数字营商环境建设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上海市以“一网通办”为总抓手,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审批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同时,上海市还积极构建智能监管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市场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5、广州市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的全面上云与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覆盖全市的政务服务体系与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跨部门协同与一体化办理。广州的数字政府建设不仅提升了政府的服务能力还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6、深圳市: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地,深圳市在数字营商环境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深圳市通过打造“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向移动端延伸,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指尖办”、“随时办”。同时,深圳市还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推动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创新应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7、成都市:成都市在数字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探索和实践。成都市通过集成“12345助企热线”、“蓉易办”等服务平台,打造了“12345亲清在线”营商环境特色品牌。该品牌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渠道,还通过数据分析与研判为企业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支持和咨询服务。
8、杭州市:以“城市大脑”为核心,构建了一体化的智慧政务体系。通过数据分析与智能预测,杭州市在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了精准施策和高效管理,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体验。
9、武汉市:打造“云端武汉”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线上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武汉市推出了“企业开办全程网办”服务,让企业在云端即可完成注册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等全部流程。
10、西安市: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西安市积极探索“数字文旅”新路径。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实现了景区门票预约、导览服务、游客管理等功能的数字化,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也为文旅企业带来了更多商机。
(一)深层次的数据治理难题
1、数据标准化与互操作性不足: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标准不一,导致数据难以高效整合与共享。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和数据交换平台,增加了数据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2、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数据源多样化、数据录入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存在问题。数据错误、缺失、重复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
(二)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1、组织文化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组织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变。部分政府机构和公务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意识。
2、技术与业务融合的难题:数字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具体业务场景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技术与业务之间的融合往往存在障碍,导致数字化转型的效果不佳。
3、资源分配与投入的不均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与投入存在不均衡现象。一些地区和部门由于资源有限,难以有效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
(三)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严峻挑战
1、数据泄露与滥用的风险:随着数据资源的不断汇聚与开放利用,数据泄露与滥用的风险日益加大。黑客攻击、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
2、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的平衡:在推动数据开放与利用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的需求成为一大难题。如何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强化数据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制定并推广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交换协议,确保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高效整合与共享。
2、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对数据源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推进数据治理平台建设:建设统一的数据治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智能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与融合
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公务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2、促进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建立技术与业务之间的紧密合作机制,推动数字技术在具体业务场景中的深入应用和创新实践。
3、优化资源配置与投入:加大对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均衡分配。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三)加强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建设
1、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加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隐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个人隐私的保护范围和标准要求。
3、推动数据脱敏与匿名化处理:在数据开放和利用过程中,采用脱敏和匿名化等技术手段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数据使用监管和审计力度,确保数据合规使用。
(作者: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区域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委员会 樊伟)
2024年营商环境与政务效能高质量发展大会
案例征集开始了!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E N D
欢迎关注|政数创新院
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
区域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委员会
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经外交部、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批准,于1988年设立,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协会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荟聚专家学者智力资源,广泛开展国际、港澳台及国内地区间交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专项课题、举办各类活动。成立30多年来,为增进我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友好交往,促进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区域、城乡发展,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区域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委员会在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的领导下,以区域发展质量评价工作为基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调研、主体功能区调研,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以政务效能提升、数据要素应用、优化营商环境与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积极性,增强工作合力,狠抓工作落实。区域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委员会结合总会及国家政策背景下将聚焦优秀案例成果的调研与交流,结合以大会案例征集、调研、培训交流、会议总结及成果展示流程,与有特色的县域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政数创新院
由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区域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委员与深耕政务服务与数字化管理机构、专家、技术单位在北京发起,以政务效能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提供调研、评估及成果交流服务,推进“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落实,加速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建设成果复制,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智库。
政数创新院专家及单位截至目前,已走访调研全国31省258城598地政务服务机构,为全国18省230余地提供专业的政务改革咨询和落地实施服务。政数创新院将专家体系、调研成果及评价数据与各合作单位交流,加强优秀案例成果复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每年根据研究、调研、评价成果举办会展、供需对接会、调研交流会、培训会,不仅有对改革具备系统认知和经验的专家团队,也有提供专业研发落实、执行专家团队,促进合作项目已得到300余地政府客户的认可与支持!
期待您 分享